江苏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在四方面求突破~江苏财经网
近年来,我市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理念,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在全省做到了“三个率先”,即率先将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纳入绩效管理范围,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绩效目标管理;率先引入“第三方”评价机制;率先公开绩效评价结果。按照“统一组织、分级实施、先易后难、由点及面、稳步推进”的原则,下一阶段,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主要在四个方面求突破。一是谋划顶层设计。加快制定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》,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。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,研究出台《预算绩效管理办法》,对绩效内容、管理流程、结果应用、绩效问责、协同机制等作出规定,用制度规范各方行为;健全第三方机构及专家管理办法,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行为;完善绩效跟踪监控管理,明确绩效监控范围、重点、实施和应用等。二是夯实技术支撑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,将管理和业务融合到信息化中,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化;在信息化基础上,科学指标分类,研究制定共性指标,初步形成涵盖各类支出、符合目标内容、突出绩效特色、细化量化的绩效指标体系,开发指标库和标准库,让绩效管理工作事半功倍。三是深化研究探索。完善评价方式,逐步建立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,不断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。科学合理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、比较法、因素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,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、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评价。明年上半年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绩效预算试点工作,编细、编实绩效目标,为2015年预算编制提供依据,并在试点基础上总结推广。四是加强结果应用。以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为落脚点,以促进预算管理、推进信息公开、实施结果奖惩为突破口,不断健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。完善绩效报告机制,将绩效、问题、建议等上报市人大、市政府,供领导决策参考。健全反馈整改机制,加大绩效问责力度。扩大绩效信息公开,在公开评价结果的基础上,逐步实现绩效目标、绩效报告等绩效管理信息的公开。加强沟通协调,研究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效能建设范畴,通过政府层面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。
说明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江苏财会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